来源:雪球App,作者: 气球上的滚石,(https://xueqiu.com/8971218660/311931899)
如前所言,欧美集体右转,所隐含的意义是:科技变革 》 社会变革。欧美亟需用科技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变革,提高生产效能,缓解社会矛盾和债务危机。
在美股,我们能看到近一年来$Palantir(PLTR)$ 涨了10倍,走势基本不带回调,当前pb30倍,pe300倍,可以说很好地反应了欧美希望借助AI技术实施工业化再造的预期。不出意外的话,PLTR的市值早晚会超过同样做企业服务的SAP。
在中国,当前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化.债,二是欧美加税。当前这个化债方案,我理解规模恰好合适且留有后手,表征了两层含义,一是不希望地方去走老路,二是希望地方在缓解负担后尽快投入到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达成降本增效,创造新业态,实现企业收入利润、税收、居民收入的再平衡。因为,只有同时做大规模及提高质效,才能同时面对化债和出口加税量大难题。
以上是令人讨厌的宏观叙事。下面讲讲我对4Paradigm这家企业的理解,因为只研究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所以比较粗浅。
1. 创始人。我认为对于AI这种高技术新型产业,创始人的能力和性格是最重要的,我们把企业财报和产品模式分析个底朝天,也不如选择去相信一位优秀创业者的个人品质。看了戴文渊的简历和系列采访视频,有三个感受。一是技术背景深厚,上海交大CS,ACM全球总冠军,师从华人首位国际AI协会院士杨强,在创办4P之前的工业界经历包括百度蜂巢搜索营销系统(荣获百度最高奖)、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科学家,学术成就包括2007年发表的论文在迁移学习领域论文引用数排名世界第三等。二是战略思路清晰,学生时代参加ACM赛期间就有“集体成绩》个人成绩”这样的大格局,目前经营企业的战略路径也明晰有效,各项产品数据、服务数据和财报数据都是AI公司中顶尖的。三是把人工智能作为终生理想并务实实践。
2.服务领域。在AI应用领域,当前的热点是做aigc,而4p除了快速切入aigs外,主要精力放在把机器学习能力带到企业服务领域,帮助企业加强数据应用,赋能企业经营。这有两个好处,一是现金流会很好,因为这种赋能方式能切切实实地给企业带来价值,企业也能付得起钱,所以即使将来99%的AI企业会消失,但4P存活下来是大概率事件;二是企业端容易形成护城河,作为4P来说可以不断积累各个领域的经验和数据,作为企业来说可以不断完善模型,两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会轻易解绑,例如近年来的客户留存率超过90%。
3.产品领域。先知平台是AI底座平台,能实现低门槛、低成本的AI模型构建,连续五年稳居国内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2023年同比增长68%。4P Shift,行业智能解决方案平台。AIGS服务,生成式软件开发工具。三个层次完整涵盖了基础设施、行业平台和工具应用,也就是平台+方案+服务,类似于云计算里的IaaS+ PaaS + SaaS。
4.财报情况。2023年营收42亿,综合毛利率47%,研发费用率40%以上(逐年降低,这也说明平台已基本完善),销售费用率逐年降低,管理费用率逐年降低,亏损逐年收窄。预计两年内能盈利,这将是个大的转折点。
5.估值情况。当前PS为3+,在同类型企业中是最低的之一。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戴说对今年营收增长20%很有信心。那么2025年还涉及到一个估值切换的问题。
6.股价技术面。一些人担心,很短时间已经涨了一倍,是否会有大幅调整?我觉得,小幅调整有可能,大幅调整基本不可能。首先,在9月时的价格本来就在40元左右,后来的18元极限价格是被集中减持打下来的,属于异常扰动,过去10天的上涨不过是股价修复过程,甚至没有price in在此期间港股科技股特别是AI股的大涨。其次,筹码结构上,减持已经基本完成,取而代之的是港股通持筹的大幅增加,基本已不可能再出现9月底那种大幅下杀的情况。最后,以当前的筹码结构和换手率,其实与一只A股已经没什么区别,接下来甚至在PS修复到6之后产生流动性溢价。
7.对于走势的预测。向下,跌到30基本上就是极限了,对应2025年是2倍ps,说实话,有点侮辱性定价。向上的话,假设2024年营收50亿,2025年60亿,给8倍ps,合理市值500亿,给一个流动性溢价,能到600亿。再向上走,就看市场泡沫情况了,如果像美股PLTR那样的估值,那天空才是它的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