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驰骋股道,(https://xueqiu.com/4740762676/311861859)
前端时间,三季报基金持仓数据出来了。我看了一眼,关于保险的信息量不少,这里简单拿出来说说看法。
一个明显的积极变化是,非银金融持仓环比提升明显,保险、证券增配。截至24年三季度,非银金融持仓占比是2.01%,环比增长0.73个百分点,其中保险增配更加明显,保险行业持仓合计1.16%,环比增长0.56个百分点。
从具体公司来看,平安和太保是机构增持最多的公司。截至24年三季度,中国平安持仓合计 0.50%,环比增长0.29个百分点,中国太保持仓合计0.45%,环比增长0.23个百分点。
其实,这已经是保险行业连续第二个季度被公募基金增持。今年二季度,A股保险整体被增配22.33bps至0.371%,其中平安被增配9.87bps。
为什么机构看好保险行业?我觉得离不开保险行业的整体复苏。
今年以来,保险行业的业绩保持不错的增长。从净利润表现上,今年上半年,受益于投资端Q2 低基数,A股上市险企均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到了下半年,资产端和负债端都有一定的利好出现。在资产端,三季度以来股市大涨,权益资产的利润弹性在提升,加上一系列政策利好的落地,寿险资产端改善长期来看应该是一件比较确定的事情。
在负债端,Q3停售+个险转型见效带动新单增速扩张,外加报行合一、预定利率下调、产品结构改善等因素还在推动价值率持续提升,后续险企NBV增长有望延续。
从我的角度看,基金增持保险行业的趋势还将继续延续。原因很简单,进入最后两个月,市场就会开始交易明年的业绩数据,而明年行业表现整体应该是比较乐观的。
一方面,在利率下行趋势下,长期保本属性是储蓄险相较其他金融产品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在2025年储蓄类产品也有望保持增长趋势。
另一方面,负债端从量变逐步转向质变。在储蓄险高增的推动下,行业代理人产能已有明显回升,未来在公司主动改革和代理人人均收入提升的共同驱动下有望进一步改善。
当然,保险行业有没有更多的Alpha,还得看经济复苏的进展。如果经济复苏比较顺利,压制行业估值的长期内含价值折价有望大幅修复、寿险板块有望迎来行业性的估值修复机会。
还有一点,险企在资产端的机会可能被低估了。在现在达背景下,把资金往股市赶基本就是一个明牌。对标海外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行业仍然空间广阔。到2023年末,A股股市市值占GDP比重只有66%,而美国则高达231%。而且,在增量消失的当下,沪深300为代表的头部公司价值越来越凸显。过去十年,沪深300的利润以年化7%的增速稳步抬升,这个速度远远超过全国利润的总增速。
如果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话,我相信头部险企也有能力凭借稳健的资产负债匹配水平以及新业务获取能力,继续推动盈利稳中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