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024年11月03日
罕见!原董事长离任4年后被董事会“追责” 中船应急内控疑点重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船应急近期因原董事长余皓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引发市场关注,同时公司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文章揭示了中船应急近年来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多次收到监管函和警示函,以及财务数据存在不准确的情况。此外,文章还回顾了余皓在任期间公司发展情况,以及中船重工集团对其的支持,并提及了胡问鸣的落马事件。文章最后指出,中船应急近年来业绩不佳,并分析了其原因,包括国际经营环境变化和项目启动延迟等因素。

🤔**原董事长余皓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引发关注**: 中船应急于2023年10月披露了对原董事长余皓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及责任追究情况的报告,尽管公司称之为“常规安排”,但这种将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在董事会会议上进行专项审议的做法在A股市场实属罕见。余皓卸任已四年,为何此时才披露相关信息,其审计发现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对公司造成多大损失,这些问题都未在公告中得到详细披露,引发市场质疑。同时,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不足,对离任审计发现问题的具体情况、整改措施和责任追究方式等均未进行进一步披露,导致市场过度解读,引发投资者担忧。 余皓自2012年至2020年担任公司董事长,期间公司经历了多次更名,并于2016年登陆创业板。在任期间,他较为注重媒体形象,曾表示追求为人类安全作出贡献,而非追求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也多次出席公司活动,表达了对公司发展的支持,并在华舟应急更名时表示希望将其打造成百亿元级别的企业。

🕵️**中船应急多次收到监管函和警示函,信息披露问题频发**: 2023年12月,中船应急因未及时披露重大事件、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公司相关高管也受到处罚。2024年10月,公司再次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引发市场关注。事实上,从2023年7月至今,公司多次收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监管函和警示函,主要原因是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例如,公司在财务核算方面存在收入确认不准确、坏账计提不准确等问题,导致2022年归母净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至2023年,中船应急的内控审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但审计机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的签字会计师之一杨昕,曾因另案的执业质量问题被重庆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这引发了市场对审计质量的担忧。这些信息披露问题表明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中船应急近年业绩遭遇困境,盈利能力下降**: 中船应急近两年业绩不佳,2022年和2023年连续亏损,尤其是2023年亏损额高达2.1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有所好转,实现了小幅盈利,但整体盈利能力依然较弱。公司将业绩不佳的原因归结为国际经营环境变化、重要招标项目未能按期启动等因素。 近年来,中船应急高管变动频繁,监事会主席和总会计师等重要职位均出现空缺,这可能对公司的运营和管理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公司近年来在信息披露方面频频出现问题,也可能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融资和发展。因此,公司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胡问鸣落马事件对中船应急的影响**: 中船重工集团原董事长胡问鸣曾多次出席中船应急的大型活动,并表达了对公司发展的支持。然而,胡问鸣因贪腐问题“落马”,这可能对中船应急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胡问鸣落马事件也引发了市场对国企治理和监管的关注,同时也提醒上市公司要加强合规经营,防范风险。 胡问鸣的落马事件对中船应急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中船重工集团对中船应急的支持力度可能减弱,公司在获取资源和项目方面的优势可能减少。此外,胡问鸣落马事件也可能对中船应急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心。因此,中船应急需要积极应对胡问鸣落马事件带来的挑战,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维护公司声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财联社11月3日讯(记者 武超)“这只是常规的工作安排。”对于10月25日中船应急(300527.SZ)董事会通过《关于对余皓同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及责任追究情况的报告》一事,该公司证券部人士如此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而根据近日记者的检索结果,近十余年间,上市公司对有关负责人展开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确是常规现象,但像中船应急这样,又是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又要进行责任追究,且在董事会会议进行专项审议的,还是第一次出现。

而就在上述公告披露前数日,中船应急于10月21日晚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自公告起至周五(11月1日)收盘,中船应急股价已累计下跌超15%。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有多位律师正就中船应急的投资者维权索赔进行公开征集

内控存疑的中船应急近三年的内控审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但有一位签字会计师2022年8月因另案曾被重庆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常规安排”却无先例 “离任审计”余波四年

关于对原董事长的“离任审计”事项,中船应急今年先后发过两次公告:8月底,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对余皓同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10月下旬,董事会又审议通过了《关于对余皓同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及责任追究情况的报告》。不过,翻阅公告,上述文件仅出现标题,对离任审计所发现问题的具体情况、如何整改落实、怎样进行责任追究,中船应急均无进一步的信息披露。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余皓自2012年3月至2020年8月任公司董事长,其任职期间,公司名称由华舟应急改为中国应急,后又改名中船应急。

对于余皓卸任4年后突然出现的有关其离任审计的公告,中船应急证券部人士近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该事项存在被市场过度解读的情况。“公司是按照国有企事业单位相关规定,主要领导离任后,需要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也是相当于对其工作进行评价。目前即使我们部门负责人离任后,也会进行离任审计。”

这只是常规的工作安排,这份议案也是董事会日常的审议事项。”其强调称。此后,公司亦在互动平台上就此话题发布内容相近的言论。

不过,记者检索近十余年的上市公司公告,离任审计信息披露时有出现,但以董事会会议审议其中的问题整改、责任追究,且对象还是公司原董事长的,却在A股并无先例可见。

中船应急这一案例的反常之处还在于,余皓卸任已4年之久,为何问题整改、责任追究的事项至今余波未平,其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对上市公司造成多大损失,中小股东是否应有知情权,公司语焉不详的披露背后又有何隐情?这些都不是一句“常规工作安排”所能够解答的。

原董事长注重媒体形象 曾称从来不说“做大做强”

作为调查对象的原董事长余皓,是上市公司创立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其长期掌舵公司,影响力不容忽视。

据公开披露的履历,余皓自1998年起在湖北华舟担任多个管理职位,2012年,中船应急前身华舟应急创立时,余皓就当选为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并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2016年华舟应急作为“应急装备第一股”登陆创业板时,他仍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并在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列。

余皓较为注重媒体形象,多次在采访中阐述自己的理念与愿景。据中船应急微信号2016年文章,余皓曾向媒体表示:“我从来不说我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多大是大?多强算强?我所追求的,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劳动、努力,为人类的安全作出点贡献。”

值得关注的是,余皓在任期间,原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多次出席公司大型活动,包括华舟应急的上市仪式,以及数次签署重大经营合同。这些大型活动期间,胡问鸣也多次接受采访表达对下属公司发展的支持。

正是在中船重工集团的支持下,华舟应急于2018年4月变更名称。更名揭牌仪式上,胡问鸣曾向媒体表示:“华舟应急更名,主要是为了能够将中船重工旗下各类应急装备业务向华舟应急这个上市平台集中的一个体现。更名后,中船重工首先拟将其打造成百亿元级别的企业。”

然而,其后胡问鸣因贪腐“落马”,2020年5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3年12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一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

多次信披违规收函 又遭监管立案调查

财联社记者还关注到,10月21日晚间,中船应急披露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受此负面信息影响,10月22日中船应急股价大跌11.79%。截至11月1日,中船应急累计跌幅已超15%。

对此,前述中船应急证券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下发《立案告知书》是证监会的办案流程,目前处于初始阶段,一般来说,证监会后续会对问题进行调查与核实,然后再对结果进行认定。

“这次调查涉及的违规行为,就是与去年12月份收到的警示函内容相同。”其进一步透露称。

回溯前情,2023年12月20日,中船应急公告,时任董事长唐勇、现任董事长王小丰、时任总会计师李应昌,因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件,信息披露违规,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被湖北监管局出具警示函。公司的违规事实在财务核算方面存在收入确认不准确、坏账计提不准确的情况。

在收到警示函后不久,2024年1月16日,中船应急披露了整改报告和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其中,有两项业务存在不符实际情况、提前确认收入的问题。在对全部会计差错追溯调账之后,中船应急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由原来的盈利166万元,变成了亏损528万元。

事实上,从2023年7月份至今,因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公司曾多次收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监管函和警示函。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2021至2023年,中船应急的内控审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其审计机构是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前述调整后发生盈亏逆转的2022年财报同样也由该所审计,审计意见也是“标准无保留意见”,该年度的内控审计、财报审计签字会计师之一杨昕,2022年8月曾因另案的执业质量问题被重庆证监局出具了警示函。

近年业绩遭遇困境 前三季度堪堪盈利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中船应急多次收到监管部门的监管函和警示函,是因为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多次违规行为。“中船应急应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按照监管要求及时披露进展情况,并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而自今年7月起,中船应急高管变动频繁。7月19日,公司公告,监事会主席吴启雄辞职。7月23日,公司再发公告称,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李应昌辞职,暂由董事长王小丰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截至目前,中船应急未有新的专职董秘上任。

除信息披露屡出问题外,中船应急近年的业绩也面临困境。2022年-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尤其是2023年亏损额达2.17亿元。近期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小幅扭亏为盈,1-9月实现营业收入7.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04.49万元。

在相关公告中,中船应急将近年业绩不佳解释为:受国际经营环境等因素影响、与部分重要招标项目因各种原因未能按期启动等原因。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船应急 离任审计 信息披露 监管 业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