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全站热榜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居民年住院率超 20%,这意味着什么?专家称可能存在过度住院情形,是什么推动了我国住院率的增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住院率达21.4%,超过OECD国家平均水平。住院率过高可能非必要,给医保资金带来压力。多种因素推动住院率攀升,包括床位数增长、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背后是医疗机构的盈利困境,同时患者需求、骗保行为等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023年我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达30187.3万,比上年增加5501.1万人次,增长22.3%,居民年住院率为21.4%,超过2010年至2019年全球OECD国家14%的平均住院率。

💡业界认为,过快增长的床位数、推行中的DRG/DIP改革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住院率的攀升,其深层原因是医疗机构的盈利困境。

🤔住院率提升不仅有供方原因,患者寻求更全面医保报销、此前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回升以及部分医疗机构的住院骗保行为,也从各维度共同推高了住院率。

今年8月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达到30187.3万,比上年增加5501.1万人次(增长22.3%),居民年住院率为21.4%。 21.4%的住院率,不仅实现了较快增长,还超过了2010年至2019年全球OECD(经合组织)国家14%的平均住院率。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横、纵向的比较来看,我国的住院率的确已经过高。这么高的住院率可能是非必要的,也给医保资金带来了压力。” 是什么推动了我国住院率的高速增长? 业界普遍认为,过快增长的床位数、推行中的DRG/DIP改革(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病种分值付费。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两种重要的医保支付方式)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住院率的攀升。而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是困在盈利困境中的医疗机构挣扎求生。但业界专家及临床医生也强调,住院率提升不仅是供方所为,患者群体寻求更全面的医保报销、此前数年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回升,以及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的住院骗保行为,也从各个维度共同推高了住院率。深度解析超20%住院率从何而来 专家:现有统计未区分不同住院类型,也可能存在过度住院情形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住院率 医保支付改革 医疗机构 医疗需求 骗保行为
相关文章